解決方案
SOLUTION
水稻
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。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約占糧食作物面積的30%,產量接近糧食總產量的一半。
水稻是稻屬谷類作物,原產于我國和印度,所結子實即稻谷,稻谷脫去穎殼后稱糙米,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。水稻按稻谷類型分為秈稻、粳稻、早稻、中晚稻、糯稻和非糯稻;按留種方式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;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;按生存周期分為季節稻與“懶人稻”;按高矮分為普通水稻與巨型稻。
水稻為重要糧食作物;除食用果實外,可制淀粉、釀酒、制醋,米糠可制糖、榨油、提取糠醛,供工業及醫藥用;稻稈為良好飼料及造紙原料和編織材料,谷芽和稻根可供藥用。
水稻喜高溫、多濕、短日照,對土壤要求不嚴,水稻土最好。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~12℃,最適28~32℃。分蘗期日均20℃以上,穗分化適溫30℃左右;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。抽穗適溫25~35℃。開花最適溫30℃左右,低于20℃或高于40℃,受精受嚴重影響。相對濕度50~90%為宜。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;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,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。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;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。每形成1千克稻谷約需水500~800千克。
水稻種植:
整地:種稻之前,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,使其松軟,這個過程分為粗耕、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。
育苗:在秧田中育苗,或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,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。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,就可以進行插秧了。
插秧: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,間格有序。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。
除草除蟲:秧苗成長的時候,得時時照顧,并拔除雜草、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﹙如福壽螺﹚。
施肥:秧苗在抽高,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,這段期間需要施肥,讓稻苗成長的健壯,并促進日后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。
灌排水: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序,旱稻的話是旱田,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,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,幼穗形成時,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。
收成:當稻穗垂下,金黃飽滿時,就可以開始收成。
水稻施肥
施肥按水稻的生育過程分為前、中、后三個時期,前期是指從移栽至分蘗終止,也就是水稻的營養生長階段,此時以促進有效分粟和爭取多穗為目標;中期是指水稻生育已進入生殖生長階段(花粉形成時期),此時以壯稈攻大穗為目標,但施肥不能過多;后期是指水稻進人抽穗到成熟的時期,此時以攻粒多、粒飽為主,既要保住不脫肥,又不能貪青晚熟。需要水稻平衡施肥,具體有以下幾個注意的地方:
平衡施肥:必需要掌握以土定產,以產定氮,因缺補缺、有機無機相結合、氮磷鉀平衡施用的原則。在測土的基礎上,根據土壤特性、氣候特點、栽培習慣、生產條件,確定目標產量,提出氮肥的最適用量和氮、磷、鉀的最佳比例。每100公斤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.0~2.4 公斤,五氧化二磷0.9~1.4 公斤,氧化鉀2.5~3.8 公斤N、P、k 配比約為1:0.5:1.3。
例——畝產400~500公斤水稻操作規程如下:
1、有機肥用量;有機肥用量約占總用肥量50%,因此要重施有機肥。最好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。
2、氮磷鉀配比用量;水稻畝產450公斤左右所需純氮10~12公斤,五氧化二磷4.5~5.5公斤,氧化鉀13~16 公斤。氮、磷、鉀比例則為1:0.4:1.3。
3、肥料的選擇,選用優質高效尿素、硫酸銨、碳氨、鈣鎂磷肥,過磷酸鈣氯化鉀和硫酸鉀,要隔年輪施,以防止缺氯或缺硫。
4、要配施硅鋅肥,壯稈防倒伏,增強光合作用。
5、水稻配肥原則,在施足有機肥的前提下穩氮減磷增鉀補微。
6、只要這樣施肥方式方法和施肥原則才能促進水稻籽粒成熟,提高出米率和稻米質量,增產增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