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決方案
SOLUTION
小麥
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,代表種為普通小麥(學名:Triticum aestivum L.)是禾本科植物,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谷類作物,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,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、饅頭、餅干、面條等食物,發酵后可制成啤酒、酒精、白酒(如伏特加),或生物質燃料。
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,幾乎全作食用,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。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,中國是世界較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。
小麥生長需要土層深厚。土壤結構良好耕層較深,有利于蓄水保肥,促進根系發育。
冬型品種適期的日平均溫度為16~18℃,半冬型為14~16℃,春性為12~14℃。溫度的高低受地理緯度和海拔的影響,即緯度和海拔愈高,氣溫愈低,播種期可早些。
小麥為長日照作物(每天8至12小時光照),如果日照條件不足。就不能通過光照階段,不能抽穗結實。小麥光照階段在春化階段之后。
冬小麥的施肥方法
1、小麥需肥特點
冬小麥一生需氮、鉀多,需磷相對較少,同時需要鈣、鎂、硫等中量元素和鋅、硼、錳等微量元素。每生產100公斤小麥需吸收氮(N)2.83公斤,五氧化二磷(P2O5)1.25公斤,氧化鉀(K2O)2.92公斤。小麥一生吸收氮肥有兩個高峰期,一是年前分蘗盛期,占總吸收量的12%∼14%,另一個是拔節孕穗期,占總吸收量的35%∼40%﹔小麥對磷肥吸收高峰期出現在拔節揚花期,占磷總吸收量的60%∼70%﹔小麥對鉀的吸收在拔節前較少,一般不超過總量的10%,拔節孕穗期吸收鉀最多,可達60%∼70%。
2、小麥施肥的一般原則
冬小麥施肥,磷肥是重點。同時要增加有機肥和微量元素的用量。最好是多施用生物有機肥,在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中,小麥要增加鋅肥和硼肥的使用,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施點錳肥,都具有較好的增產效果。
3、小麥施肥量
要做到配方施肥必須先進行取土化驗,測定土壤中養分含量,再根據小麥品種、產量水平、計算出施肥量。
(1).氮肥施用量:低產小麥(350公斤/畝,土壤有機質含量小于10克/公斤),小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0∼12公斤(折合碳酸氫銨60∼70公斤或尿素22∼26公斤)﹔中產田(畝產350∼450公斤,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10克/公斤小于13克/公斤),小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2∼14公斤(折合碳酸氫銨70∼82公斤或尿素26∼30公斤)﹔高產田(畝產450公斤以上,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13克/公斤)畝施純氮12∼13公斤(折合碳酸氫銨70∼77公斤或尿素26∼28公斤),超高產麥田畝施純氮不要超過17公斤(折合碳酸氫銨100公斤或尿素37公斤)。
(2).磷肥施用量: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10毫克/公斤,畝施五氧化二磷10∼12公斤(折合過磷酸鈣83∼100公斤,合二銨22∼26公斤)﹔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0毫克/公斤小于20毫克/公斤,畝施五氧化二磷9∼10公斤(折合過磷酸鈣60∼83公斤,二銨19∼22公斤)﹔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20毫克/公斤,畝施五氧化二磷7∼9公斤(折合過磷酸鈣60∼75公斤,二銨15∼19.5公斤)。
(3).鉀肥施用量:一般土壤速效鉀含量大于150毫克/公斤,低產田可以不施﹔土壤速效鉀含量為100∼130毫克/公斤,可畝施氧化鉀2.5∼5公斤(折合氯化鉀4∼8.3公斤)﹔土壤速效鉀含量小于100毫克/公斤,可畝施氧化鉀6∼9公斤(折合氯化鉀10∼15公斤)。
(4).有機肥、微肥施用量:在小麥施肥中最重要的是多施生物有機肥,一般畝施80公斤以上,另外,缺鋅、缺硼的地區可每畝底施硫酸鋅1公斤、硼砂0.5公斤。
4、小麥施肥比例及時間
(1).底肥與追肥的比例:在小麥施肥中,生物有機肥、磷肥、鉀肥在播種前整地時做基肥一次施入,氮肥部分做底肥、部分做追肥。一般情況,中產田氮肥總量的50%做底肥,50%做追肥﹔高產田40%做底肥,60%做追肥﹔低產田60%做底肥,40%追肥﹔對于沒有水澆條件、干旱、瘠薄的土壤氮肥70%∼100%做底肥。
(2).追肥時間:返青期群體指標達到一類(80萬/畝)二類(60萬/畝),中高產肥力地塊應將追肥時間后移到拔節期﹔對于土壤肥沃的高產麥田也可移到拔節后期追肥。追肥也可分為前輕后重兩次進行。